細膩的 小說 朱自清散文集 白采 展示

朱自清散文集
小說

小說朱自清散文集朱自清散文集
漫畫

漫畫日本兄弟日本兄弟
烈暑中寫《白採的詩》一文,剛滿一頁,便因病擱下。此刻薰宇來了一封信,道白採死了,死在石家莊到馬尼拉的船中。他只有一個人;他的遺物暫保存立達學園裡。有草稿,舊體詩詞稿,筆錄稿,有情人和娘兒們的致函,還有四包夫人的發!我將薰宇的信念了小半遍,一臉茫然了片時;感覺到白採雖於生死無所容心,但這一來的死在將到吳淞口了的船中,也免不得太殘酷了些——這是吾儕後生者所難堪的。
成為 團 寵
白採是一個不可捉摸的人。他的史蹟,他的人性,茲雖從舊物中略知概要,但在他前周,是微乎其微人分曉的;他也三緘其口不向人說,你問他他只應付耳。他稟賦既如此遺世絕俗,原貌是孤家寡人了;但咱們卻能看到他是一度好愛侶,他是一個有誠心誠意的人。
“不打壞結識,”我是如此這般的領會了白採的。這是爲學生李芳續集的事。李芳將他的子弟書交我修正,並囑我作序。當場我在南寧市,他在濟南市。我因事忙,一擱即是百日;而李芳已因不聞明的急病死在梧州。我很追悔我的需緩,快速抽了空給他就業。方這兒,平伯轉來白採的信,短巴巴兩行,催我千方百計將李芳的詩出版;又附了登在《覺悟》上的演義《詠的男兒》,讓我看齊——之中頗有嗤笑我吧。我二話沒說覺得不應得這種誚,便寫了一封近兩千字的長信,詳述事情首尾,向他辯解。信去了便等玉音;但杳無消息。及至我已不冀了,他纔來了一張掛號信;在我來看,但是幾句半冷半熱來說罷了。我不得不以“豈能吉祥如意?但求不愧爲我心!”
無上劍仙
自解,聽之耳。
黑色童話線上看
但平伯因轉信的聯絡,卻和他常通函札。平伯來信,頻頻談及他,說是一度饒有風趣的人。有一趟平伯到始祖馬湖看我。我和他同往寧波的功夫,他在列車大校白採的詩稿《羸疾者的愛》給我看。我在車身無間的彷徨中,讀了一遍。看大有情致。我乃認賬平伯以來,他是一度詼諧的人。我又中庸伯說,他這篇詩宛然是受了尼采的反響。今後平伯鴻雁傳書,說已將此語函廣告採,他頗看然。我登時還平安伯說,關於這篇詩,我想寫一篇品頭論足;平伯蓋也語了他。有一趟他猛然間來信說起此事;他指望早些見着我的言,讓他接頭在我眼中的他的詩畢竟是怎樣的。我復承當他,即將做的。日後吾儕隔三差五來信,他經常提及此事。但現下是三年下了,我纔算將此文完篇;他卻已死了,看不見了!他病假前末給我的信還談及他的意在。天啊!我哪無愧這一來一下朋友,我何以扳回我的舛誤呢?
末日尸歌
平伯和我都從沒見過白採,衆家以爲是一件缺憾。有一回我到常州,溫文爾雅伯到佴柳蔭路新正興裡五號去訪他:這是按着他給我們的致信住址去的。但災禍得很,他業已搬到隔壁好傢伙地區去了;吾輩只得嗒可歸。新正興裡五號是恩人延陵君住過的:有一次提及白採,他說他姓童,在畫畫附帶學堂唸書;他的愛妻和延陵老伴是哥兒們,延陵家室曾借住他們所賃的一間單間兒。那是我看延陵時去過的,牀和桌椅板凳都是白漆的;是一間雖小而極清潔的屋宇,險些使我忘懷了是在漳州的扈處。今日他存着的錄像裡,據我看,有小半張是在那間房裡照的。又從他的遺札裡,推論他那時還未離婚;他離開新正興裡五號,或許正爲復婚的來頭,也未能。這卻使咱倆然後溯,稍稍感着些啞劇味了。但平伯終於未見着白採,我竟得和他見了個人。那是在立達學園我未雨綢繆上火車去成都前的五分鐘。這整天,學園的冤家唸白採要搬來了;我從早晨等了天長地久,還泯滅音訊。正盤算上樓站,白採從出口上了。他說着安徽話,如很早熟了,是飽經世故的神氣。我因淄川還有幽期,只行色匆匆一談,便握手分開。他以後有信給平伯說我“長篇累牘”,卻是一句妙趣橫溢來說。這是咱們最初的單,但意料之外也視爲末的一端呢!
怦然心情
頭年年終,我在京都時,他要去集美作教;他言聽計從我有南歸之意,因不能等我個人,便寄了一張小影給我。這是他立在天台上登高望遠的背影,他特別是聊寄仁盼之意。我得此小影,屢捉弄而體恤釋,痛感他不失爲一下好愛侶。這回到到立達學園,偶看《白採的小說》,《嘲風詠月的男》一篇中諷刺我以來,已經修削;而薰宇告我,我首先給他的那封長信,他還留在箱子裡。這使我慚愧從前的測度,我真是吝惜的人哪!但是他現在死了,我又能哪呢?我只寵信,如愛墨生來說,他在盈懷充棟敵人的心頭是不死的!呼和浩特,江灣,立達學園。(原載1926年10月5日《一般性》第10號第2期)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